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我的父亲、母亲》,《小爸爸》等等……这些是热播的电视剧,但是你知道吗?现在还有大量的电话剧拍完了但是播不出去,2012年国产电视剧达到17703集。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当中起码8000集没办法播,如果按每集的投入是100万,那去年就浪费了80亿。
这些数字听上去很令人震撼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现象背后又折射出哪些问题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王群力介绍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
王群力:很多不能播的戏,一个是审查通不过,另外还有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拍完了审查通不过,或者说拍完了粗制滥造。因为优秀导演和演员就那么几个。
王群力说,播不出的电视剧多数是因为盲目投资,导致产能过剩。近年来一些老板热衷投资电视剧,以为砸大钱请来大明星、靠豪华阵容就能赢得高收视率,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
王群力:播不出去的带来的最大的害处就是行业规律乱了,有的演员一看烂本子知道就是个煤老板投资的,故意开天价想把投资人吓回去。但是这些人胆子都很大,赌博心态很重,敢于把钱投进去,这样往往会亏进去,而且决策都很武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分析,现在社会投资热情的高烧不止,但是动辄上亿元成本的电视剧让网站和一些电视台望而止步。近两年买剧一掷千金的视频网站不再出手阔绰,而本来就很挑剔的电视台购剧也越发谨慎。
尹鸿:电视剧数目比较多,导致导演、编剧、演员价格上涨,这样电视剧成本提升,但电视剧的播出以后,效益却降低,导致播出部门不愿意花更多的价格去购买。
现在电视剧市场不缺电视剧,缺的是精品。在今年上海电视节上,导演郑晓龙给算的这笔账,也就是去年浪费了80亿。如果把这80亿反过来投到能播的那8000集中,或许,作品质量想不提高都难。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
尹鸿:这个东西是市场供求来决定,不是愿望的解决的。不是说把演员的价格降低了,能投入制作。实际上要靠市场来调节。
从事电视剧策划一线的王群力认为,郑导的话实际上是电视剧制作人对精品电视剧的制作心愿的一种表达。
王群力:(把钱)投到更好的电视剧中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好的编剧。在生活当中寻找更好的选题。这样的话,制作单位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艺术家秉承良心,这个产业才是健康发展的。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dn.shop/)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