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从零到一” 创新不辍 [打印本頁]

作者: lixiang007700    時間: 2022-7-16 23:30
標題: “从零到一” 创新不辍

浩瀚星空,无垠探索。

连日来,神舟十四号成功飞天的消息让全体中华儿女雀跃不已。但有一群年轻人,却因此压力倍增,每天睡觉的时间更少了,投入工作的时间更长了。

这是因为,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把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而这群开启“工作狂”模式的年轻人,正是研制国家太空实验室的主力军——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团队。

“空间科学与应用的核心,就是探索未知、创新先行。我们的工作,完全是‘从0到1’的过程。”集成技术中心主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王珂说,10年前刚接到任务时,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大家甚至不知道太空实验室应该长成什么样。

由于西方技术封锁,中国一直不能使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实验室。“这也正是团队燃起斗志的原因所在。”集成技术中心科学实验柜主管设计师唐善平说,“从‘两弹一星’开始,越封锁越突破,已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传统。”

“与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实验室相比,我们的难度更大。”王珂介绍,部署了31台科学实验柜的国际空间站规模是423吨,而部署了25台科学实验柜的中国空间站规模仅为180吨。“一个科学实验柜,相当于把一个地面实验室搬进太空,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颗卫星。”他强调,“这意味着,我们的科学实验柜必须自重更轻、功能更强。”

10年来,团队一直在科研“无人区”中探索、突破。“每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科学载荷都几乎全新,都是‘从0到1’的创新之路。”唐善平说,“无经验可借鉴,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往往要经过上百次尝试和实验,才能有一个定型的设计。”

对此,团队成员郭栋才深有同感。作为空间应用系统上下行与在轨存储装置项目负责人,他遇到过多次技术瓶颈。比如,一个用于储存低温样品的在轨实验装置,用了保温材料,就容易破裂,用了抗压材料,却不能保温,终于找到合适的新材料,工厂又不会加工……“前后折腾了半年,才做出来。”郭栋才说,“而这样的情形,就是我们工作的日常。”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过无数次试验迭代、攻坚克难,团队突破30余项关键技术,将科学实验柜的重量减半,实现载荷承载比超过国际水平两倍以上,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上,首次向世界展示了“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受到全球瞩目。

十年磨一剑。“这两个科学实验柜,就是我们团队第一批完成的成果。”集成技术中心应用流体回路主管设计师凡炼文说,首批实验柜如期交付使用的背后,有一个集体冲锋陷阵的故事。

2020年9月30日凌晨,天和核心舱里的三个科学实验柜开始进行最后的状态设置和测试。团队要完成对百余台套设备、几百个工序的装配调试,还要对数百个工况进行测试确认。但根据进度安排,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8.75天。

“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凡炼文至今记忆犹新,“团队迅速组织了青年突击队,整个国庆假期昼夜奋战,以小时为单位,倒排工作计划,争分夺秒,全力冲刺。”

“那几天,大家吃住都在办公室,困了就找个角落眯一会儿。”作为团队最年轻的成员,90后李振祥当时刚刚毕业。他为同事们的拼搏精神所折服:“所有人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的岗位上,最终以零误差按时完成了任务。”

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带着首批三个科学实验柜成功飞天。团队成员却更加忙碌了——2022年下半年,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将携带12个科学实验柜发射入轨,与天和核心舱共同组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苍穹逐梦,心系家国。“地面测试大厅墙上有20个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勠力前行的力量源泉。”李振祥说,“在这个团队里,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人的青春,只有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才能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dn.shop/) Powered by Discuz! X2.5